参展艺术家 Artists
Arendse Krabbe(丹麦)Christine Laquet(法国)
Gedske Ramløv (丹麦)Karen Land Hansen(丹麦)Mariana Gomes Goncalves(葡萄牙)
Nina Wengel(丹麦)
Studio ThinkingHand(丹麦)
展览前言 Preface
「感知大海」是一个艺术家联展,其理念是将海洋看作一个孕育新艺术的主题性起点,并藉此在丹麦与中国之间建立艺术性交流。本次展览将于2024年7月6日在中国厦门的北欧当代艺术中心(NAC)开幕, 展出包括阿伦德塞·克莱布(Arendse Krabbe)、克里斯汀·拉葵(Christine Laquet)、格斯柯·蓝姆洛(Gedske Ramløv)、凯伦·蓝德·汉森(Karen Land Hansen)、玛丽安娜·古姆斯·冈萨维斯(Mariana Gomes Gonçalves)、尼娜·温格(Nina Wengel)与巧思手工作室(Studio ThinkingHand)的作品。展览由步希蓝(Cila Brosius)与提亚娜·米思科维奇(Tijana Miskovic)两位策展人联合筹划,前者长期在哥本哈根工作,致力于近1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后者则专注于跨文化性的艺术实践。「感知大海」先前曾于丹麦海湾小城斯文堡(Svendborg)的SAK艺术空间(SAK Kunstbygning)展出,经过调整,这次在厦门的复展将贴合海港城市厦门的中国在地文本,开启跨越文化与地理的新对话。在我们这个日益两极分化的世界里,对互联互通的关注显然是相当重要的——而这正涵括在那海水的流动性之中。「感知海洋」不仅是一个跨越地理边界的展览,它亦邀请我们跨越意识形态、身体与诸学科的边界进行思考。通过不同的艺术媒介与观念,本次展览探究了种种不同的关乎海洋的主题。阿伦德塞·克莱布(Arendse Krabbe)与古姆斯·冈萨维斯(Mariana Gomes Gonçalves)合作的声响-影像装置《情感共鸣》(Sympathetic Resonance)探索了沉浸于声响与动态图像——这些媒材摄取自里斯本、哥本哈根与厦门的海岸——为观者们所带来的共振理念,同时,其亦邀请观者参与到一种指令导向的互动中来;尼娜·温格(Nina Wengel)的大幅抽象画不但同时涵括了海洋所代表的舒适与威慑,且又对海洋污染因人而起这一压倒性的观念进行了反思;格斯柯·蓝姆洛(Gedske Ramløv)那细节丰沛的绘画和声响装置在人类肺脏、海洋浪潮的起伏流动及造成这一如呼吸般现象的月球之间创造出了一种相似性。克里斯汀·拉葵(Christine Laquet)、凯伦·蓝德·汉森(Karen Land Hansen)与巧思手工作室(Studio ThinkingHand)则与科研工作者们紧密协作,将海洋化为一个生态生物学的场域(Eco-biological realm):利用一些材料——譬如用德化白瓷来传达珊瑚白化现象,采用蓝绿藻当作绘画颜料——克里斯汀·拉葵(Christine Laquet)构想出了一个石油化学工业时代结束后的无人世界;在与丹麦暨格陵兰地质调查局(GEUS)一个科研团队的合作中,凯伦·蓝德·汉森(Karen Land Hansen)获得了一些科研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将海床可视化为了一件悬浮雕塑,向观者揭显出了一个在普通情形下难以被目睹的景象;巧思手工作室(Studio ThinkingHand)创作于2023年的雕塑作品《幽深之宙》(Deep Time)通过将已有一万两千年历史的海洋沉积物纳入冰核状的玻璃柱中,从而检视了古代史。而在2024年的新作《潮间带合成》(Intertidal Synthesis)中,则通过对各个仿生机器智能体在不同潮间带环境中的相互作用进行影像录制,检视了机械物与有机物之间相交叠的中间地带。本次展览由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厦门)(NAC)、丹麦文化部、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范岁久基金会(S.C. Van Fonden)、Grosserer LF Foghts私人基金会与丹麦艺术基金会共同赞助。此外,特别感谢法国罗亚尔河地区大区、法国大西洋罗亚尔省、索邦大学罗斯科夫生物站、PMH系统、丹麦暨格陵兰地质调查局与丹麦艺术工作坊。
文/步希蓝 Cila Brosius译/李叡 Ruei Li